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(污染影响类)(试行)》规定:明确噪声源、产生强度、降噪措施、排放强度、持续时间,分析厂界和环境保护目标达标情况。
怎么知道厂界噪声是否达标?这要预测后得到厂界噪声,然后对照GB 12348-2008进行达标性分析。
怎么预测厂界噪声呢?很多同行都是在厂界定个离散点,或者直接选为厂界噪声监测点,然后预测出结果。这样做错在哪?有依据吗?
HJ2.4-2021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》中:
8.5.2 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厂界(场界、边界)噪声贡献值,评价其超标和达标情况。
C.1.3 预测内容a)厂界(场界、边界)噪声预测 预测厂界(场界、边界)噪声,给出厂界(场界、边界)噪声的最大值及位置。
从以上规定可知,厂界噪声预测不是预测出某侧厂界定的一个离散点的噪声贡献值,也不是预测出厂界噪声监测点的噪声贡献值,而是要预测出厂界噪声的最大值及位置。
这就要求预测时,以厂界为曲线点,以1m左右为步长,预测出各侧(尤其是旁有声环境保护目标的)厂界噪声贡献值的所有值,并比较得出最大值,从而按照导则要求给出最大值及其位置。
为了确认这个理解,特为此咨询了环境部评估中心的新声导则编制主持人,得到了她的肯定答复,即厂界噪声预测应预测出各侧(尤其是旁有声环境保护目标的)厂界噪声贡献值的最大值及其位置。